覆膜是如今书刊等印刷品常用的印后加工整饰方法,其适应范围广泛,对于数码印刷的产品也比较适用。对数码印刷品表面进行覆膜加工,特别是印刷了大面积实地后再进行覆膜加工,将有助于在印后加工中,特别是裁切或包装时对印刷品的保护作用,并能使印品更美观耐用。但对双面印刷品进行单面覆膜未必有利,因为未覆膜的一面在后续加工中可能会由于摩擦力作用容易出现印刷色料剥落的现象。许多印品都在表面覆上各种亮光膜、亚光膜、消光膜,以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但数码印刷的印品采用热覆膜比较适宜,此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印刷的色彩知识
1、颜色的一致性。确保色彩一致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客户在标准的照明条件下观察彩色样张和印刷样张,并获得他们的认可。为了减少颜色在传递和复制过程中的变化,印刷业特别制定了标准的颜色观察条件,既标准颜色观察池(为观测样张或其他印刷品所设置的一个具有稳定环境的光源控制区域)。
这个颜色观察池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照明(色温为5000K);二是中性灰环境(MunsellN8)。
在观察池上检查颜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检查颜色时的照明条件和周围环境会影响我们对颜色的感知。如果没有标准的观察池,那我们也可以在非直接照射的日光下观看样张。
2、照明的影响。当我们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下观察颜色的时候,看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我们在观察颜色时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同色异谱。所谓“同色异谱”就是当两个样张在某种光源下,呈现的颜色是相同的,而在另外一种光源下,呈现的颜色则是不同的。
在观察颜色的时候,保持照明条件的稳定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之所以会选用色温为5000K的光源,主要是因为这种光源是由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而成的,能为人们提供稳定一致的观察环境。
3、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观察印刷样张时的周围环境是否会对颜色产生影响?临近色,也就是与被观察的样张或印张相近的颜色可以影响到人们对颜色的感知。
这就是所谓的“临界效应”,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观察样张时使用中性环境的重要性。据了解,在周围环境中使用标准灰色漆(MunsellN8)可有效减少人们在确认色彩时所受的邻近色的影响。
4、纸张。减色法是指在白色环境中(通常是纸张)用黄、品红、青和黑色油墨来混合成色的方法。在这个颜色复制过程中,有一个元素会对颜色的上机印刷效果产生重大影响,那就是纸张。